上海炒股配资平台_实盘配资炒股详情_合法炒股配资平台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1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07

股票配资软件排行 港城“合体”:打破边界升级“协作空间”|跨国调研 再看广州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
2024年12月,东京都清冷迷人,晴海地区上演的新年烟火秀照亮夜空,临海副都心的高楼上,东京港与东京城景呈180°全景,为游客提供一个绝佳观赏角度。

这里还是观察世界沿海特大城市港城开发的“东京范本”。

1986年,东京都政府提出建设“临海部副都心”,代表日本当时城市建设的最高标准。作为东京的标杆项目,而后纳入核心据点共同支撑东京的核心功能。

除了建造城市功能区,东京港2个码头及仓库群同样坐落于此。东京奥运会期间,临海副都心还用作比赛场地、媒体中心及奥运圣火存放地,如今成为整合航空港、邮轮港的国际门户区域。

“零距离”不是港城关系的唯一注解,有时,适当保持距离,更能彰显海洋城市的宽广胸襟。

飞机降落新加坡樟宜机场前,出机场后行驶在东海岸高速公路,放眼无垠洋面,大型货轮成行成列等待进港,只一眼,便在脑海形成对这座海洋城市的直接观感。

途经新加坡海峡的货轮群。南方+记者 黄楚旋 摄

新加坡正在将港口“搬离”城市,去往更靠近马六甲海峡的远郊地带,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远见。

从两座港口城市打开观察视角,调研组看到世界先进港口的发展历程,它们无一不是港口和港城、产业和服务、经济和社会相互融合、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积极拓展临港与离港产业腹地,让港与城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相辅而行。

港城关系,始终是海洋城市发展的主线。资料图片

强化向海门户功能,才能更好锻造中心型世界城市长板。从南洋到东洋,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,崛起的一众海洋名城,都曾穿越经济周期和人口周期,赋予港城关系更多新内涵,也为广州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。

两种路径:强化港口和腹地联系

青海开拓大厦20楼,东京都港湾局临海部展室,透过玻璃向外眺望宽阔河道两岸,偌大的堆场上挤满集装箱货柜,密集排列的桥吊正为靠岸的巨型货轮进行装卸作业。

展室另一侧,是迷人的东京都心风光,东京塔、彩虹大桥、台场海滨公园等城市地标尽收眼底,天气晴朗时,还可以远眺富士山的雪白峰尖。

东京港由5个码头组成,其中青海码头所在区域称“副都心地区”,距离都心,即城市中心地带,仅隔一座彩虹大桥。

东京港青海码头所在区域称“副都心地区”,距离都心仅隔一座彩虹大桥。南方+记者 吴冠霖 摄

虽为港区,却依然感觉置身城市,这里,船科学馆、东京国际交流馆、日本科学未来馆、富士电视台总部大楼、台场希尔顿酒店邻港而建,一条高速、两条轨道串联港与城。

距离青海不远的晴海,其海滨区曾作为东京奥运村征建,如今,这里的塔楼公寓成为中国富人的投资热土,8000万日元买的房子,转手就卖1亿3000万日元,带动周边房价一路攀升。

青海码头对岸的大井码头,拥有7个专用泊位,背靠占地面积约48.9公顷仓库群,与青海码头仓库群共同组成全港约80公顷的仓储空间。

大量的仓库用来装什么?日常消费品。

以输入和内贸功能为主,东京港向东京都市圈输送各类城市物资,嵌入港区的数条交通线极大提升了供应效率,成为一条条港口链接城市的生命线。

东京港以输入和内贸功能为主,向东京都市圈输送各类城市物资。南方+记者 吴冠霖 摄

港城关系,始终是海洋城市发展的主线,在新加坡,两者连结同样紧密。

登上圣淘沙观景台,视线向西,巴西班让港近在咫尺,一边是旅游度假胜地,一边是国际航运驿站,港口与城市互为风景。

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,协调好港口发展与城市的空间关系,如今新加坡的路径已然明晰。

Logwin 新加坡负责人吕瑞发(Jimmy Ler)介绍,新加坡港务集团所属丹戎巴葛 (Tanjong Pagar) 正逐步搬迁至港区面积更大、更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大士港 (Tuas Mega Port),而原港区将改造成新的中央商务区。

“我们的政府在很多年前,已展望到集装箱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,新加坡是个小国,土地有限,便产生把港口转移至西边的想法。”他说。

港口布局向西移动,除了裕廊港,最西边还在建设一个新港口——大士港,毗邻裕廊湖区、裕廊创新区、裕廊工业区和大士工业区,港口服务和周转更快、成本更低,使货物出口效率更高。

调研发现,新的港城关系要求港口和腹地之间具有高度的协同性、整合度和一体化。港口向国际航道纵深发展,城市向离港地区继续延伸,也意味着,旧港重启,城市新生。

港口和腹地之间具有高度的协同性、整合度和一体化。资料图片

一个核心:产业随港城而调整

根据挪威船级社(DNV)与挪威梅农经济咨询公司(Menon Economics)共同发布的《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报告》(LMC),将港口和物流作为衡量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五大关键指标之一。

2022年LMC报告显示,排名前五的海洋城市分别是新加坡、鹿特丹、伦敦、上海和东京。广州在全球海洋城市总体排名中相对靠后,2024年下滑至第25位。

单论港口能力,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是上海,全球转运量第一是新加坡。两项全球指标中,广州处于中游位置,仍有较大追及空间。

再看港城关系,东京、川崎、横滨最大限度地利用海岸线发展临港工业,邻港腹地发展城市,新加坡在港城关系上把国家视作一个“大港”。广州南沙港建港时间短,目前港城一体化程度较低。

港产城关系相容的深层原因在于,港口作为物流的重要枢纽,是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,城市利用港口便利,吸引各种要素的集聚,进而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。

吕瑞发认为,“临港产业的规划布局,要与港口、城市需求相适应。”许多临港城市的产业规划缺少统筹,布局相对分散,在产业结构上,传统的重化工占主导,临港的高端产业、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;港口和产业发展不均衡,融合度有待提升。

开发建设早期,新加坡以全国最大综合工业区、世界第三大石化炼油中心和工业港为基点扩建产业园,形成港口和石化重工业主导的临港产业集聚区,逐步完善周边市政配套。

随着中转型国际转运中心的定位确立,转口贸易占国内出口总额的50%,货品与服务贸易呈现高强度的进出口特征,出现更多高附加值产业门类。结合新的产业特点,港产城规划也发生改变:

邻近港务集团港区的新加坡科学园、纬壹科技城,致力发展生物医药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科技产业;裕廊港区所处的裕廊化工岛、裕廊工业区,建设大量工业园区,支撑港口的业务运作,政府在园区周边修建公屋区提供居住,最终形成“港区城一体化”的综合产业新城。

新加坡将港口“搬离”城市,去往更靠近马六甲海峡的远郊地带。图为早期港城开发阶段。资料图片

广州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。2000年“南拓”战略开启南沙发展序幕,南沙港区、龙穴造船基地陆续建设,以重工业为产业主导,造船、钢铁、石油炼化、粮食加工及集装箱干线运输等迅速形成产业基础。

新的阶段,围绕南沙港区打造“南沙临港经济片区”,港口所在的龙穴岛,以及周边万顷沙的临港产业发展空间,拓展临港和离港产业腹地。目前南沙汽车制造业产值超2000亿元,形成以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为核心的海工装备产业集群,集聚超1000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。

调研组观察到,平衡好港、产、城三者关系,产业因规划调整,规划随港口更新,最大化资源利用;做强临港产业的同时,产业结构因势调整,是发展开放型经济,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。

升级形态:打破港的物理边界

如今,港口功能正在演变,从运输枢纽向贸易枢纽转变,在供应链中的角色也发生变化,朝着供应链组织中心发展,强调智慧、绿色功能。

在德国,汉堡港根据能源港的特征,制定智慧港口的战略规划,把能源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极致;新加坡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处于领先水平,顺应全球节能减排趋势,打造全球最大LNG船用燃料加气港,第四代集装箱港口大士港采用多套自动化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。

港口和港城、产业和服务、经济和社会是融合的主轴。资料图片

港口功能“裂变”带来临港产业“聚变”。无论是规模较大的荷兰鹿特丹、汉堡港,还是规模相对较小的日本三湾和新加坡港,依靠港口资源发展亲港产业,并升级迭代,逐步引进技术优、污染更小的产业。

港的形态改变,还有规则“无形之手”推动。城市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构建与全球先进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市场规则体系。

作为广州向海门户的南沙,将港的边界延伸至海港、空港、数港、金融港、人才港五大领域,深度挖掘并释放在区位、资源、政策和功能等方面的开放优势和枢纽潜能,聚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。

更多“物理破圈”在发生。当前,国内港口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支撑好中高端产业链,更需要做好精细化的组织和服务。物流,在港口供应链体系中的作用越发放大。

“为更好应对全球城市竞争,新加坡超前规划物流枢纽,跻身全球顶级海港城市,但依然能提供适量用地作为物流产业的前置储备。”新加坡物流协会首席执行官饶忠明表示。

有一组数据:2017年新加坡物流业对GDP贡献为约10%,物流相关公司 8000多家和从业人员达18万人。世界顶尖的50家第三方物流公司,有超过一半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,如敦豪、联邦快递、辛克等。

港口作为物流的重要枢纽,是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,城市利用港口便利,吸引各种要素的集聚。资料图片

世界大多数海港城市也是“物流港”,通过物流纽带作用,将港口与城市紧密串联。

“港口和物流必须紧密链接”,饶忠明认为,从集装箱抵港到进仓再出口,很多大型国际企业现在要看连通性的整条物流链,而不再单独区分港口是港口,物流是物流。

港口规划依托于城市各项资源,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,充分导入城市资源。比如,充分利用城市完善的交通体系打通运输路线,构建强大物流网络,实现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时间上的节约,发挥城市对港口发展的辅助作用。

依托港口优势,推动城市产业发展,辐射广阔区域经济,当融合变得更广义,港城“合体”,仍将增添更多新注解。

统筹:李鹏程

撰文:吴冠霖

设计:钟冠婷

调研组:龚晶 李鹏程 黄楚旋 吴冠霖 洪钰敏

策划:林焕辉 龚晶 陈思勤






Powered by 上海炒股配资平台_实盘配资炒股详情_合法炒股配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