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观察荣成市股票配资
你有多长时间没走进电影院看电影,而是经常在手机上刷微短剧?近日,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一组数据引发热议,据预估,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.4亿元,同比增长34.90%,而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预计为470亿元。预计到2027年,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。
2024年下半年至今,微短剧行业进入转型升级期,一场“优胜劣汰”的洗牌逐渐铺开。进入2025年,微短剧行业呈现多项新趋势,各大平台从竞争走向合作,进一步探索精品化之路。同时,试水与文旅“跨界”,实现正能量传播。在商业化方面,从凭借猎奇、“抓马”内容吸引用户付费为主的变现模式,走向以广告营销为主的多元化变现模式。行业“头部”聚集效应更明显,“出海”掘金成为新增长曲线。
趋势一
主流微短剧平台向精品化制作靠拢
“微短剧无疑是最近这两年中国影视行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。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彭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内容同质化亟须突破
去年6月,微短剧行业迎来了国家的一系列监管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的《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》正式实施生效,微短剧行业进入“强监管”阶段。上个月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,指出部分微短剧片名存在哗众取宠、低级庸俗等问题。
彭侃坦言,“任何内容赛道在初始发展的时期都会经历‘野蛮生长’阶段,需要我们在发展中解决问题。”在其看来,以往的微短剧,存在穿越剧、甜宠剧等类型剧集过多,“前妻、赘婿、霸道总裁、名媛千金”等人物设定、“重生、变身、身体互换、复仇”等情节设定过于同质化、没营养,亟须突破。
去年开始,主流的微短剧平台就陆续往精品化制作靠拢。去年由红果短剧制作,聚焦非遗传承的微短剧《锦衣巷》一经上线便收获大量好评。去年12月,快手星芒短剧独播的微短剧《澳门故事》,展现了澳门回归25载的变迁与发展。
在彭侃等影视界资深人士看来,微短剧的精品化势在必行。专业影视团队的加入、精品化创作的推动、高质量作品的涌现,是微短剧行业的精品化之路的几个关键要素。
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日公布,平台不仅会对精品短剧给予资金制作支持,上线后还会投入千万流量,让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。
发展前景可观
尽管微短剧行业监管趋严,但彭侃认为,微短剧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。其对竖屏视听语言的探索富有新意,契合了注意力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。内容上,微短剧短小精悍、富有戏剧性和反转设计,情感张力十足,深得大众喜爱。从商业模式看,微短剧具有多链路变现的潜力。“微短剧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”。
影视行业资深人士表示,目前整个行业仍处于投入期。各制作团队都在积极布局,争抢赛道。据了解,短剧“头部”企业奇树有鱼计划今年出品200—300部短剧,相当于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两到三倍;同时丰富类型、加强创新,大约25%产能做类型探索和题材创新。
短剧“头部”企业高层强调,竖屏短剧的核心是内容,剧本至关重要。编剧的话语权更大。毕竟,短剧需在3分钟内有小高潮,5分钟内有大高潮已是司空见惯。这样信息密度大、节奏快,契合短视频时代观众的观看习惯。
趋势二
强强联手 “头部”效应逐渐明显
“短剧一集就3~5分钟,剧情相当紧凑。相比四五十分钟一集网络长剧要来得爽快。”网友何女士表示。
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不久前发布的《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4)》显示,截至2024年6月,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.76亿人,占整体网民的52.4%,超过网络外卖、网络文学和网约车用户数量,快速跃居数字生活榜单前列。
微短剧不仅是“占”了长视频原有用户的线上时间,“吸金”能力更是不断提升。快手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披露,当季,快手短剧日活用户突破3亿,每日观看10集以上短剧的重度用户达1.46亿,在短剧等特色内容拉动下,2024年Q3,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%,达176亿元。
“打不过”就加入,是众多长视频平台选择的方式。去年开始,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芒果TV、阅文集团等大规模进入短剧“赛道”。早前,阅文宣布升级“短剧星河孵化计划”,开放150部短剧的IP和资源与上下游伙伴合作共创。今年1月初,主流的长视频平台与短视频平台成为合作伙伴,联合开发微短剧,曾经的竞争对手,变成合作伙伴。1月13日,爱奇艺与抖音旗下的红果短剧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深度合作,将共同推出更多精品微短剧。
市场预期,伴随着主流视频平台进入,微短剧领域的“头部”效应明显,“头部”平台、“头部”制作机构也逐渐浮现。有关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,数据机构DataEye最新公布的《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》指出,2024年短剧热力值的分布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。具体来说,106部短剧(占总数的1.38%)的总热力值达到了46亿,在所有短剧中的占比约为18%。大约一半的短剧(51%)累计热力值低于100万。
趋势三
“出海”成微短剧平台变现新方向
随着内容制作成本提升、更多品牌方入局等多重因素影响下,目前,微短剧商业模式也发生变化。由最初的IAP(应用内购买)模式,逐渐发展出了IAA(应用内广告)、IAAP(IAA+IAP混合变现)两种新的商业模式。
数据显示,相比于2024年上半年,IAA微短剧在大盘中的占比从约30%提升到46%。广告解锁、品牌植入、品牌定制和品牌冠名、电商带货、二轮版权等均是IAA模式下的主要盈利方式。
至于微短剧未来的商业模式,“未来短视频平台或迈入对短剧的深度商业化运营期”,最新的中金研报预期,一方面,可能推出更多合作渠道或形式以满足短剧发行方在投流ROI承压下的利润率诉求;另一方面,短视频平台也可能倾向于对短剧闭环运营,即对自有体系内的短剧账号、独立App或提供更多流量倾斜。抖音内部数据显示,2024年,平台原生短剧的增长亮眼。去年,版权方在抖音原生经营的部均收入增长143%,其中,最受欢迎的“头部”剧目收益均超过400万元。
我国微短剧的魅力与“吸金”能力还展现在海外市场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8月,头部海外微短剧2024年App的累计下载量达1.62亿次。其中,DramaBox、ShortTV和ReelShort三家国内应用下载量领跑市场,份额占比突出,许多海外的用户通过微短剧对中国元素、中国生活产生兴趣,开启了解中国的大门。重要的是,“出海”为众多中腰部微短剧平台找到新的出路,避免与头部在本地市场的竞争。
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,全球用户娱乐付费意愿的增长态势,将增加我国微短剧在海外市场的吸引力,鼓励微短剧公司专注于内容制作和质量提升,提高微短剧的竞争力。
趋势四
文旅微短剧“出圈”靠“情绪价值”
风景秀丽的黄山之上,刀光剑影……黄山风景区首部微短剧《铁拳无敌杨芊芊》开播后,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。近两年,“微短剧+旅游”得到行业高度关注。在去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筹划创作播出100部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”主题优秀微短剧后,近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“微短剧+”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,其中提到2025年将深入组织实施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”创作计划,继续推进“跟着微短剧来学法”“微短剧里看品牌”创作计划,启动“跟着微短剧学经典”“跟着微短剧来科普”“微短剧里看非遗”等创作计划,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引领作用和创新价值的重点微短剧。
影视剧热播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在此前有不少成功的案例,而微短剧拥有剧情紧凑、节奏快速的特色,虽然每集只有4~5分钟,但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,能更直接地融入更多的风光,全方位展示目的地的风景。去年,电视剧《去有风的地方》带火云南大理之后,作为《去有风的地方》衍生短剧,《我的归途有风》结合四川乐山的美食美景讲述了主人公的自我成长,在去年网络平台春节档播出后,剧集站内播放量破亿,单集最高播放量近2000万,更激发了人们对乐山的向往。
不过,在业内人士看来,文旅微短剧能够“出圈”的还是少数。主要原因是文旅微短剧的故事性弱,有些为了展示风景,有可能拍成风景片。结合《我的归途有风》等有着过亿播放量的文旅微短剧的走红经验可以预见,未来,契合人们需要的情绪价值,同时有“种草”的引子,比如美食、住宿等等牵引因素的文旅微短剧“出圈”几率更高。
行业思考
持续“长红”关键在内容与创意
“竖屏短剧题材更迭迅速,每月都有新变化。如此快速的发展,让短剧行业在短短两三年的发展中,取得了相当于传统影视行业7到8年的成绩。”从事影视行业十几年的业内人士如此感慨道。
正因为微短剧的火爆,广受网民热爱,从互联网的现象级产品,逐渐演变成一新兴产业。近年来,北京、浙江、广东等地陆续发布了关于发展微短剧的相关政策,部分省市更提出要打造“微短剧创作之都”“全国微短剧名城”“微短剧基地”。
微短剧要持续“长红”,关键还是在于内容与创意,好的剧才能真正“出圈”。具备优质的内容与多样的创意,是微短剧发展的源头活水。同时,近年国家一直鼓励微短剧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载体,因而,微短剧平台除了深耕中国市场,更要懂得向海外拓展,让优质的内容“走出去”。
机构强调,微短剧行业需深耕本土化内容创作并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意识,创作具有跨文化共鸣的故事脉络,打开创作传播格局,寻找承载中国价值观念的主题立意、深化海内外受众情感联系荣成市股票配资,要提升微短剧作为讲好中国故事契机的内容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。